同方人环也在全国实施热泵项目3亿多平方米,每年节约310万吨标煤、节省90亿度电、减少80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全社会每年节约资金超过24.5亿元人民币。
通报要求,受到表扬激励的地方要珍惜荣誉,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此次通报表扬的地方名单共24组,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抓紧组织兑现对受表扬地方的激励措施,确保落实到位、取得实效,切实发挥好激励措施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效果。评审统筹考虑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等多方面因素,充分体现了向基层市县倾斜的原则。国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4组表扬名单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要求,结合2016年国务院大督查、专项督查和部门日常督查情况,在综合评价各地有关重点工作成效基础上提出的。在资金分配、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倾斜的激励措施有10条。包括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和山西、山东、河南、重庆、陕西超额完成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目标任务量,工作成效总体较好;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广东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安徽、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甘肃完成扶贫开发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北京市西城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等20个市、县(市、区)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山西省吕梁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等30个市、县(市、区)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福建省三明市、吉林省农安县等40个县(市、区)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
有些部门还引入了第三方机构评估和专家联合评审。各地区、各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狠抓落实,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面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开展监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有93.4%地表水型水源地水质达标,84.6%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置突发环境事件60起,有力维护环境安全和群众合法权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实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
推进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出台《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市场主体方案》,着力解决影响生态环保市场的突出问题。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是推进环境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六)关于营造环境保护良好氛围。推动各地开展包括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在内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二是积极推进公众参与。121个国控断面持续为劣Ⅴ类,主要分布在海河、黄河和长江流域。环境保护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出台配套性文件35件。推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开展11个县生物多样性调查试点。
2016年是强厄尔尼诺现象的次年,进入秋冬季后,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次少、强度弱、风速小,大气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我国35台运行核电机组、19座民用研究堆保持良好安全运行业绩,21台在建核电机组建造质量受控。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分别提高4.3、4.0、0.3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分别下降7.8%、13.2%、5.9%,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连续两年达标。按季度向社会公布严重超标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
中央财政分别安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12亿元、140亿元、91亿元。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推进尾矿库环境风险管理、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试点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抓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69%。其中,制修订12件部门规章,制定规范性文件和行政执法解释9件,单独或会同司法机关制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文件7件,配合制修订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侵权责任的司法解释7件。
开展环保能力提升年活动,强化环保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基层工作条件。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前期准备。
推动海洋生态修复,实施18个蓝色海湾项目和10处生态岛礁工程。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水十条》)。
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累计清拆违法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关闭排污口3000多个。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重点区域综合治理。
在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地级及以上城市88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目标。加快生猪养殖布局调整,实施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开展生猪养殖大县粪污利用、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结合、洞庭湖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等试点,整县推进粪污利用。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作关于2016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与研究处理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高法院、高检院、公安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实施《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机制。
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经济手段运用不足,环保队伍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配合完成环境保护税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制修订,配合修改《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坚决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大力推动PPP模式,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设施企业化建设运行,强化政策性银行长期贷款支持。
组织评估3300多个城镇集中式水源、抽样调查3800多个农村水源环境状况。(一)加强环境立法与监管执法。
全国环保系统358家环评机构全部完成脱钩,从体制上解决了红顶中介问题。但同时,河南、北京、河北、山东优良天数比例不到60%,山西、江西、安徽、陕西等省份优良天数不增反减,山西、陕西PM2.5浓度不降反升。制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围绕石油化工等11个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环境保护部对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明显的7个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公开约谈。
二是落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研究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坚决惩处数据造假行为。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很大差距,环境保护仍处于补齐短板的关键期。建成由2767个监测断面组成的国家地表水监测网。
深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战略环评。二是健全环境监测网络。